如果您曾經擔心數碼熒幕對眼睛的影響,那麼您可能聽說過“藍光”,甚至可能尋找保護眼睛免受藍光影響的方法。手機的藍光保護貼已經流行多年,甚至電本身都內置了夜間減藍光模式,因為它們聲稱可以保護你的眼晴,但到底有多有效呢?在這篇文章,我們將總結不同的科學研究,分析阻擋藍光是否真的護眼。

甚麼是藍光?

日光包含不同顏色的光線,每一隻都各自有不同的波長和能量強度,混合在一起就是我們看見的白色日光。

藍光是可見光中最靠近紫外線,能量較強的部分,波長較短,介乎380nm至500nm之間,其實除了日光,白光燈和手機電腦等電子螢幕都包含藍光。LED背光顯示板普遍以藍光穿過黃色熒光粉產生更明亮的白光,讓顯示器有更高的解析度和更鮮艷的色彩,因為其輕薄而省電的優勢,身邊常見的螢幕基本都是這個類型。

藍光如何影響我們的身體?

藍光波長短所以穿透力強,基本上所有可見藍光都能穿過角膜和晶狀體直射視網膜。長時間過量吸收460納米以下的高能藍光會對眼睛細胞做成傷害,做成眼乾頭痛等問題。而460納米至500納米之間的藍光雖有助抑制褪黑色素分泌,增強注意力及反應力,但錯誤時間吸收卻會打亂身體作息規律,導致晚上難以入眠,影響健康。

隨著科技進步,我們使用電子熒幕的時間來愈來愈長,而且不分晝夜,使得大家開始關注高能藍光對我們健康的潛在影響。

甚麼是防藍光保護膜?